據(jù)了解,騰訊、奇瑞汽車對于“QQ”商標爭奪一事目前又有新的進展,為了爭奪“QQ”商標,騰訊將國家工商總局商評委告上法院,旨在“隔山打牛”。今天上午,北京市一中院開庭審理了此案。截至發(fā)稿時間,庭審結(jié)果仍未公布。
其實,騰訊和奇瑞對“QQ”商標的爭奪,由來已久,爭議的由來和過程,已差不多延續(xù)了10年之久。
早在1999年9月和2000年2月,美國在線發(fā)出兩封律師函向騰訊公司交涉,認為OICQ的域名oicq.com構成對ICQ域名的侵權,有誤導用戶認為OICQ的服務就是ICQ的服務之嫌。鑒于美國法律規(guī)定被告的名字與原告的名字有超過2/3的相似之處,就可以構成侵權。
2000年4月,oicq.com改名為tencent.com,為避免與ICQ間的糾紛,騰訊公司決定全面更換OICQ的名稱,改稱“騰訊QQ”。“但在注冊時,騰訊的商標并非QQ字母,而是圖形,同時它也并未在汽車領域注冊QQ,奇瑞在2003年是第一個,也是唯一在汽車領域注冊QQ標識的。”奇瑞汽車公關部科長萬銳說。
目前,雙方爭論的焦點集中在“QQ”標識歸屬、商業(yè)投入和是否構成侵權。但在這樣一個較為漫長的爭辯中,騰訊和奇瑞還曾一度達成“默契”。三年前,據(jù)奇瑞汽車前新聞發(fā)言人金弋波解釋:爭論之初,雙方曾一度達成“默契”,共同推進“QQ”品牌的知名度和發(fā)展,因為雙方所處領域不同,還曾針對合作形式開展過多次磋商。
“至于為何此次再次撕破臉,我們也不是很清楚,可能合作開展得并不順利。”奇瑞公司相關人士說。
回顧來看,騰訊的在圖形上對QQ注冊最早,是2001年,而奇瑞隨后在2003年對“QQ”字母標識做了汽車領域的唯一注冊,2005年-2008年期間,騰訊也在汽車領域爭取“QQ”商標的注冊,并匪夷所思地通過了工商總局的審批。到2009年,事端發(fā)展到最高潮,2009年11月,奇瑞汽車以騰訊公司在汽車領域的商標損害他人在先權利為由,向商評委提出撤銷騰訊商標的申請。商評委經(jīng)審理認為,裁定撤銷騰訊公司在汽車領域的“QQ”商標。
正是對審理結(jié)果的不滿意,騰訊決定此次狀告國家工商總局商評委,并將奇瑞作為第三方,提出對奇瑞“QQ”的質(zhì)疑。截止發(fā)稿前,奇瑞公司法務部相關同事也來到北京,并密切關注此事的動向。
當前位置: 經(jīng)典案例 行業(yè)案例
“QQ”商標再起爭端 由“默契”到破裂
發(fā)布時間:2013年07月17日 發(fā)布人:精英集團 閱讀數(shù):214 次
上一條 :
“旭貝爾”糾紛再揭奶粉品牌之殤
2013年06月24日
下一條 :
法國鱷魚“撕咬”香港鯊魚
2013年06月24日